|
寄上吳王三首 / 作者:李白 |
淮王愛八公,攜手綠云中。
小子忝枝葉,亦攀丹桂叢。
謬以詞賦重,而將枚馬同。
何日背淮水,東之觀土風。
坐嘯廬江靜,閑聞進玉觴。
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
英明廬江守,聲譽廣平籍。
灑掃黃金臺,招邀青云客。
客曾與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憐宋玉,愿入蘭臺宮。
|
|
寄上吳王三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寄給吳王的三首詩
淮王愛著八公,手拉手走進綠云之中
小兒自愧不才,也想攀附丹桂樹
謬稱為文辭賦重要,將枚馬帶上同行
何日能離開淮水,向東追隨土地的風情
坐在廬江靜靜吟誦,閑聽進貢的玉觴之聲
離去時一無所帶,東壁掛著胡床
英明的廬江守護者,聲名在廣平籍中傳揚
擦拭掃塵黃金臺,招待青云客人
客人曾經與天共融,進出清禁之中
襄王憐愛宋玉,愿意讓他進入蘭臺宮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寫給吳王的一首贊美詩。詩人以淮王、吳王為背景,抒發了自己對吳王的欽佩和向往之情。
詩人將自己與淮王相比,自謙不如,卻也有攀附名貴的桂花樹的愿望,表達了自己對吳王的敬仰之情。詩人稱呼吳王為“英明廬江守”,贊揚其才智和聲望在廣平籍中廣泛傳揚。
詩人以廬江為背景,表達了對廬江靜謐環境的向往,并希望有一天能離開淮水,向東方追求土地的風情。詩中還描寫了詩人坐在廬江上吟誦,聽著供進貢的玉觴之聲,表達出對吳王宴會的羨慕之情。
整首詩體現了詩人對吳王的向往和敬仰,通過對廬江和吳王的描寫,展示了詩人追求自由和高尚境界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