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少師相國李公 / 作者:張元干 |
壯志深憂國,丹心篤愛君。
謗書興眾枉,諫疏在奇勛。
風咽梁谿水,山悲湛峴云。
空余雙舞鶴,鼓吹不堪聞。
|
|
挽少師相國李公解釋: 《挽少師相國李公》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張元干創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少師相國李公
壯志深憂國,丹心篤愛君。
謗書興眾枉,諫疏在奇勛。
風咽梁谿水,山悲湛峴云。
空余雙舞鶴,鼓吹不堪聞。
譯文:
挽悼年輕的師傅、相國李公
他懷揣壯志深深憂慮國家,心中熾熱的愛戴君主。
因反對謬誤的書籍而興起眾人的非議,他的諫言和奇勛都被埋沒。
風聲哽咽在梁山上的河水間,山峰悲哀著湛藍的峴嶺云。
只剩下孤零雌雄雙舞的仙鶴,鼓吹聲再也無法傳達出來。
詩意:
這首詩是對李公的悼念和頌揚之作。詩人表達了對李公壯志深深憂國的情感和對其忠誠愛君的敬佩。李公因為反對錯誤的書籍而受到指責,他的忠言被埋沒,而他的忠誠和堅持卻仍然在那里。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如風聲、山峰和仙鶴,表達了對李公的思念和對他的行為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來表達對李公的悼念和對他的忠誠的贊頌。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壯志與憂國、丹心與篤愛、謗書與諫疏、風咽與山悲,這些對比凸顯了李公堅定的信念和他所面臨的困境。最后的兩句“空余雙舞鶴,鼓吹不堪聞”通過描繪孤零雌雄雙舞的仙鶴和無法聽到的鼓吹聲,表達了詩人對李公忠誠堅持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以哀婉之情贊頌李公,既表達了對他的悼念,也抒發了對他堅守信念的敬意。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李公的形象與壯麗的山水相連,凸顯了他的偉大和堅韌。這首詩表達了對忠誠和正直的崇敬,同時也呼應了宋代士人對忠誠、正直和忠言逆耳的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