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聰父見遺韻 / 作者:張元干 |
拙速還知勝巧遲,男兒功業要逢時。
不妨唾面辱高馬,似有泥坑規病鴟。
老去尚堪蘇子印,興來須到習家池。
此心畢娶無余事,且向春江理釣絲。
|
|
次聰父見遺韻解釋: 《次聰父見遺韻》是宋代詩人張元干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拙速還知勝巧遲,
男兒功業要逢時。
不妨唾面辱高馬,
似有泥坑規病鴟。
老去尚堪蘇子印,
興來須到習家池。
此心畢娶無余事,
且向春江理釣絲。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男子的人生志向和處世態度,表達了作者對時代風云變幻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拙速與巧遲的對比。拙速意味著行事不夠嫻熟,巧遲則表示遲疑、拖延。作者認為男子的功業要抓住時機,既不能過于急躁,也不能過于猶豫,需要恰到好處。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唾面辱高馬、泥坑規病鴟的意象。這里以馬為喻,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作者認為,面對困難和挑戰,男子應該敢于面對,不畏艱辛,即便受到一些侮辱或者遭遇一些泥坑,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老去的歲月和興起的心情。蘇子印是指蘇軾,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被視為才子佳人的典范。作者表示,即便年老,依然可以效仿蘇軾的風姿,并且在心情愉悅的時候,可以到習家池去娶妻。這里的習家池可能是指一處風景宜人的地方,象征著安寧和幸福。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心境的總結。詩人認為,他的心已經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分心,只想去春江邊靜靜地釣絲,意味著他希望能夠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遠離塵囂,享受生活的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男子的要求和期望,希望男子能夠在適當的時機抓住機遇,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通過描繪男子的人生境遇和處世態度,詩人在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時代的思考,呼喚著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