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江子我聞角韻 / 作者:張元干 |
夫差故國縈寒水,鐵馬南來忽振纓。
城上昏鴉爭接翅,舟中逐客謹逃名。
胡笳怨處風微起,濁酒醒時夢易驚。
飄泊似聞山寺近,真成夜半聽鐘聲。
|
|
次江子我聞角韻解釋: 《次江子我聞角韻》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夫差的故國被寒冷的江水所纏繞,
鐵馬南來,突然振動馬韁繩。
城上的昏暗烏鴉爭相振動翅膀,
船中的隨行客人小心地避開名聲。
胡笳在悲鳴的地方微風吹起,
醒來時那渾濁的酒讓夢驚醒。
漂泊的人仿佛聽到山寺的聲音近在咫尺,
真實的感受是夜半時分聆聽鐘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漂泊在外的人的心境。詩人通過描寫夫差的故國和鐵馬南來的景象,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在陌生的城市中,他感受到了孤獨和無名之感,同時也意識到逃離名利的重要性。胡笳的悲鳴和微風的吹拂,喚起了他心中的怨憤和對自由的向往。他渴望找到一片寧靜之地,仿佛聽到山寺的鐘聲,給他帶來了內心的平靜和安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漂泊者的心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感受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夫差的故國和鐵馬的南來與城上的烏鴉和船中的客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漂泊者與他所身處的環境的陌生感。胡笳的怨懟和微風的吹拂,傳遞出作者對逐客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整首詩詞以夜半的鐘聲作為結尾,給人以一種寧靜和安慰的感覺,暗示了詩人對內心追求的一種期待和希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細膩地描繪了漂泊者的心境和內心的矛盾情感,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它既展示了個人的情感體驗,又抒發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抒情和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