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呂居仁見寄韻 / 作者:張元干 |
老去猶為客,誰人念退居。
相望千里路,賴有數(shù)行書。
白曬猶堪寄,烏牛政憶渠。
何時聞枉駕,竹里喚行廚。
|
|
次呂居仁見寄韻解釋: 《次呂居仁見寄韻》是宋代張元干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猶為客,
誰人念退居。
相望千里路,
賴有數(shù)行書。
白曬猶堪寄,
烏牛政憶渠。
何時聞枉駕,
竹里喚行廚。
詩意:
此詩表達了作者對退隱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思念之情。作者自覺年事已高,但仍然身處異鄉(xiāng),沒有人關懷他的歸隱之意。然而,他能通過友人寄來的書信來彌補思念之情,這成為他在遠離家鄉(xiāng)時的慰藉。作者在生活的邊緣中,通過書信交流與友人保持聯(lián)系,使得他的內心得到了一些安慰和寄托。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退隱生活的渴望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語句短小精悍,每句皆有獨立的意義,構成了整首詩的層次感。通過"老去猶為客"一句,作者表達了自己年紀已經老邁,但仍然身處異鄉(xiāng)的境況。"誰人念退居"一句則表達了作者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心境。
"相望千里路"一句中,作者以萬里相隔來形容與友人的距離,表達了他們之間的遙遠和難以企及的情感聯(lián)系。然而,"賴有數(shù)行書"一句則表明,盡管身處異地,但通過書信的交流,友人的關懷和思念得以傳遞,給予了作者一些慰藉和安慰。
"白曬猶堪寄,烏牛政憶渠"這兩句以簡練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寄來的書信的珍視和回憶。無論是洗曬在白天的書信,還是用烏牛政(一種古代郵寄方式,用烏牛皮制成郵袋)寄送的書信,都成為了作者回憶友情和思念友人的象征。
最后兩句"何時聞枉駕,竹里喚行廚"則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期盼,希望能在竹林中聽到友人的馬車聲,呼喚友人與他共進餐食。這些意象都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色彩,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渴望和對友情的眷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退隱生活和友情的思考和向往,通過描繪作者身處異地的境況以及友人寄來的書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友情的渴望,使讀者在詩詞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思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