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 / 作者:張元干 |
暝色復已夕,雨聲全未疏。
掩關頗嗜臥,篝燈空照書。
點滴聞瓦溝,決溜鳴階渠。
試作華屋想,未減嚴城居。
大江洶波浪,曠野風號呼。
那知三家村,有此一腐儒。
是身在宇宙,何適非蘧廬。
陵谷儻遷變,樓觀皆空虛。
安心無秘法,絕念忘畏途。
生死尚可處,此境固有余。
|
|
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解釋: 詩詞:《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
譯文:
夜色再度降臨,雨聲依舊不停。
關閉門戶,我喜歡躺臥,
明亮的燈光照耀著書本。
滴水聲從瓦溝傳來,
水流奔涌著階梯和水渠。
試著想象華麗的房屋,
卻并未減弱我對嚴城的思念。
大江波濤洶涌,荒野呼嘯。
誰能知道這個小村莊,
居然有一個頹廢的讀書人。
盡管我身處宇宙之中,
卻無法擺脫蘧廬的情懷。
陵谷已經發生變化,樓觀都變得空虛。
安心無需秘訣,忘卻憂慮的旅途。
生死仍可承受,這種境況依然有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暮色降臨、雨聲不斷的夜晚景象。詩人掩上門戶,喜歡躺臥在家中,只有明亮的篝火照亮了他的讀書之處。他聆聽著點滴的雨水從瓦溝中滴落,水流奔流不息。在這個安靜的夜晚,他試圖想象一個華麗的房屋,以減輕他對離開嚴城的思念之情。然而,他深知大江波濤的浩渺和荒野的呼嘯,感嘆這個小村莊竟有一個頹廢的讀書人。盡管他身處廣闊的宇宙之中,但他無法擺脫對蘧廬的情感糾結。他感嘆陵谷的變化,樓觀變得空虛無物。然而,他認為安心無需秘訣,只需忘卻憂慮的旅途。生死仍然可以承受,這種境況依然有余。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描繪了一個雨夜中讀書人的內心世界。詩人通過描寫雨聲、點滴和水流,營造出一種寂靜和孤寂的氛圍。他對離開家鄉的思念和對宇宙的思考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疲憊和對心靈歸宿的追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寫,傳遞了對生死、安寧和境遇的思考,展現了他獨特的感悟和對世界的獨立見解。整首詩以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情感表達為主線,表現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