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荼コ有感) / 作者:張元干 |
鶯喚屏山驚睡起,嬌多須要郎扶。
荼コ斗帳罷熏爐。
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蘇。
長記枕痕銷醉色,日高猶倦妝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
夢迷芳草路,望斷素鱗書。
|
|
臨江仙(荼コ有感)解釋: 《臨江仙(荼コ有感)》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和女子的離愁別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鶯喚屏山驚睡起,
嬌多須要郎扶。
荼コ斗帳罷熏爐。
翠穿珠落索,
香泛玉流蘇。
長記枕痕銷醉色,
日高猶倦妝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
夢迷芳草路,
望斷素鱗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春日的美景和女子的離愁別緒,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的開頭,鶯鳥的鳴叫喚醒了屏山上的人,人們從睡夢中醒來。女子嬌柔多情,需要有郎君的扶持和照顧。接著,畫面轉移到了室內,一架荼花斗帳已經收起,熏香爐中的香味彌漫在房間里。女子佩戴的翠綠寶石穿過珠子的項鏈,落在衣索上,香氣飄散在玉制的流蘇上。
接下來的句子描繪了女子長久以來記憶中留下的床枕上的痕跡,這些痕跡是昨夜酒醉后的痕跡,而到了白天高日照時,女子依然感到疲倦,依然懶得梳妝打扮。作者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女子對過往時光的留戀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
最后的兩句詩,表達了女子對春天的思念,她迷失在芳草的夢境中,望著斷了的素鱗書,表示她心中的憂傷和對遠方的思念。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女子的離愁別緒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同時通過對春景的描繪,增添了一種柔和、溫馨的氛圍。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情感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詩詞的藝術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