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張元干 |
今夕定何夕,秋水滿東甌。
悲涼懷抱,何事還倍去年愁。
萬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簾卷玉波流。
非是經年別,一歲兩中秋。
坐中庭,風露下,冷颼颼。
素娥無語相對,尊酒且遲留。
琴罷不堪幽怨,遙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樓。
矯首望霄漢,云海路悠悠。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夕定何夕,秋水滿東甌。
悲涼懷抱,何事還倍去年愁。
萬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簾卷玉波流。
非是經年別,一歲兩中秋。
坐中庭,風露下,冷颼颼。
素娥無語相對,尊酒且遲留。
琴罷不堪幽怨,遙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樓。
矯首望霄漢,云海路悠悠。
詩意:
這個夜晚是哪個夜晚,秋水充滿了東甌。
悲涼的心情,為何事情比去年的憂愁更加倍增。
萬里碧空清澈如洗,寒意沁入心扉的明月,簾卷起玉波流動。
不是經過了一年的別離,而是一個歲月經歷了兩個中秋。
坐在庭院中,風露下冷颼颼。
素衣的女子默默對視,尊酒且遲留。
琴聲停止,難以承受幽怨之情,遙想著三山之外的身影,人倚在深夜的樓上。
矯起頭顱望向蒼穹,云海漫漫,路途漫長。
賞析:
《水調歌頭》以獨特的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郁情感。詩詞開篇即問今夕定何夕,展現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迷茫和無奈。秋水滿東甌的描繪給人以廣袤和深遠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凄涼。
詩詞中交織了對去年憂愁的回憶和對當前悲涼的思緒,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現實狀況的痛苦。明月、玉波等意象的運用,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層次。
詩中的坐中庭、風露下的描寫,營造出寒涼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冷清。素娥無語相對,尊酒且遲留,展示了一種寂寞和無言的交流,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張力。
最后幾句描述了作者倚在夜深樓上,仰望蒼穹,思緒遙想三山之外的身影。這種矯首望霄漢的姿態和云海路悠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追尋和對生活的期待。
《水調歌頭》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運用,將作者內心的憂愁、孤獨和對未來的期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深遠的思索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