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靈石方丈 / 作者:陳著 |
偶因塵隙游靈石,不覺夷猶到夜深。
坐對半窗山月影,參成一片白云心。
螀著露更相調,老葉無風也自吟。
分得僧床伴僧夢,夢闌詩料滿山林。
|
|
宿靈石方丈解釋: 《宿靈石方丈》是宋代詩人陳著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偶然因為一點塵埃而來到靈石方丈,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夜。坐在半掩的窗前,山上的月光投下斑駁的影子,與我心中的一片白云融為一體。蟲兒停在露珠上,相互鳴叫,就連老葉子也在無風的時候自己吟唱。分得一張僧床陪伴僧人的夢境,夢醒時,滿山林都是詩的氣息。
詩意:
《宿靈石方丈》描繪了詩人陳著在靈石方丈的夜晚景象。詩人偶然來到這個地方,深夜時分他坐在窗前,月光透過半掩的窗戶投射在山上,與他內心的一片寧靜融為一體。在這個寧靜的環境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與韻律,甚至尋找到了自己內心的寄托。詩人描述了窗外的蟲兒在露珠上鳴叫的景象,以及沒有風的時候老葉子自己吟唱的情景。最后,詩人在夢醒之際意識到,整個山林都彌漫著詩的氣息。
賞析:
《宿靈石方丈》通過描繪靈石方丈的夜晚景象,展現了詩人心靈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融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來渲染夜晚的氛圍,如月光、白云、蟲兒、露珠和老葉子等,這些形象使整個詩篇充滿了靜謐和生機。詩人通過觀察自然景物,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自然界萬物間的和諧共生,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所獲得的寧靜和愉悅。最后,詩人在夢醒時認識到,這種詩意的氣息并不僅僅存在于詩人的內心,而是彌漫在整個山林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贊美和敬仰。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依托,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在靈石方丈的夜晚所體驗到的寧靜與詩意。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感知和思考,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深思。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陳著對自然與人文的獨特感悟與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