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荊南作) / 作者:張孝祥 |
旋葺荒園,初開小徑。
物華還與東風競。
曲檻暉暉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煙暝。
柳色金寒,梅花雪靜。
道人隨處成幽興。
一杯不惜小淹留,歸期已理滄浪艇。
|
|
踏莎行(荊南作)解釋: 《踏莎行(荊南作)》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旋葺荒園,初開小徑。
物華還與東風競。
曲檻暉暉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煙暝。
柳色金寒,梅花雪靜。
道人隨處成幽興。
一杯不惜小淹留,歸期已理滄浪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荒廢的園林,在春天中重新煥發生機的景象。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園林內盛開的繁花,與春風競相輝映。陽光透過曲折的欄桿灑下,給整個園林增添了明亮的色彩,高聳的城墻上升起孤獨的煙霧,暗示著黃昏的來臨。柳樹的枝條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色,而梅花靜靜地綻放在雪白的背景中。無論在哪里,修道之人都能在這幽靜的園林中找到快樂。他們無法割舍的只是一杯酒,雖然只有一點點,但他們愿意多留一會兒。然而,他們也知道歸期已到,他們已經準備好駕馭著一艘小船回到茫茫的大海。
賞析:
《踏莎行(荊南作)》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麗景色,通過對園林景物的細致觀察,展現了自然的生機和變化。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園林中的景色和氛圍,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時,詩人通過描寫修道之人在園林中的游玩,表達了他們在自然中尋找快樂和寧靜的心境。最后幾句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彰顯了人生無常和世事無常的主題,同時也傳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優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自然和人生的美妙,讓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思考。它是一首讓人沉浸其中、引發共鳴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