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后遇恩不沾 / 作者:李白 |
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
東風日本至,白雉越裳來。
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
何時入宣室,更問洛陽才。
|
|
放后遇恩不沾解釋:
《放后遇恩不沾》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這首詩寫了作者不久前被放逐后重重困境中的感慨。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
東風日本至,白雉越裳來。
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
何時入宣室,更問洛陽才。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被放逐后的種種不幸遭遇。首句“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意味著上天對他的厚愛,通過云和雷的象征來表達。隨后,詩中出現了東風和白雉。東風代表了春天的到來和新的希望,而白雉被視為吉祥的象征。這里可以看出,盡管作者被放逐,但他仍然保持著對美好未來的信心。
然而,接下來的幾句詩描述了作者被迫放棄自己的祖國長沙,并被囚禁三年之久,無法返回。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他希望能夠獲得官職,并詢問洛陽是否有令人贊賞的人才。
整體上,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心境,但又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作者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的象征意義,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詩流露出深深的憂傷和無奈,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