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仙子 / 作者:元好問 |
水曲橋平雙燕語。
密密層陰圍鄉*。
梅姿不受暑光侵,攜玉斧。
迎仙女。
為問乘鸞何處所。
杯酒流行無盡處。
繞膝花花前后舞。
笙歌移□下蓬壺,天付與。
凌云侶。
京兆近來眉更嫵。
|
|
天仙子解釋: 《天仙子·水曲橋平雙燕語》是元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曲橋平雙燕語,
橋上的水曲橋上,有一對燕子在互相交談。
密密層陰圍鄉。
周圍的景物郁郁蔥蔥,環繞著這個鄉村。
梅姿不受暑光侵,
梅花的姿態不受炎熱的陽光侵擾,
攜玉斧,迎仙女。
手持著玉斧,迎接仙女的到來。
為問乘鸞何處所,
我想問問乘坐鳳凰的仙女來自何方,
杯酒流行無盡處。
酒杯中的酒流動不止,無盡無窮。
繞膝花花前后舞,
花朵繞著膝蓋前后舞動,
笙歌移□下蓬壺,
笙歌聲從蓬壺中傳來,
天付與,凌云侶。
天命賦予,成為凌云之侶。
京兆近來眉更嫵。
京兆(指長安,即今天的西安)近來的人們眉目更加嫵媚動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鄉村景色,水曲橋上的燕子在互相交談,周圍的景物郁郁蔥蔥。詩人通過描寫梅花不受暑光侵擾,手持玉斧迎接仙女的情景,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詩中還描繪了花朵繞膝蓋舞動的場景,以及笙歌聲從蓬壺中傳來的情景,給人一種歡樂祥和的感覺。最后,詩人提到京兆地區的人們眉目更加嫵媚動人,展現了對美的贊美和贊嘆。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元代詩人元好問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給人一種寧靜、歡樂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