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恒山 / 作者:元好問 |
大茂維岳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
|
登恒山解釋: 《登恒山》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登上恒山,大茂維岳古帝孫,
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
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
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
長袖一拂元都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上恒山的壯麗景色和內心的感受。恒山是中國五岳之一,被視為神圣的山峰。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恒山的景色和靈境的贊美,以及對自然與人文的融合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山峰上的旌旗、樓觀和蒼煙,展示了恒山的壯麗景色和歷史底蘊。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借到兩只黃鵠(象征高飛的鳥類),以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抒發對元都(指元代的首都大都)的歸屬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恒山的景色和文化底蘊的贊美。通過描繪山峰上的旌旗、樓觀和蒼煙,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宏偉壯麗的山峰世界。詩中的"大茂維岳古帝孫"表達了恒山作為古代帝王的居所的歷史意義。"乾坤自有靈境在"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靈性的追求。最后兩句"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則展示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元代文化的歸屬感。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恒山的景色和文化底蘊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歷史和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