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 / 作者:元好問 |
帝城西下望西山。
城居歲又殘。
萬家風雪一家寒。
青燈語夜闌。
人*甕,鬼門關。
無窮人往還。
求官莫要近長安。
長安行路難。
|
|
阮郎歸 為李長源賦解釋: 《阮郎歸為李長源賦》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阮郎離開帝都長安,回到西山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城西下望西山。
城居歲又殘。
萬家風雪一家寒。
青燈語夜闌。
人*甕,鬼門關。
無窮人往還。
求官莫要近長安。
長安行路難。
詩意:
這首詩詞以帝都長安為背景,描述了阮郎離開長安回到西山的情景。詩中描繪了長安城的凄涼景象,城中的居民在歲月的流轉中逐漸衰老。寒冷的風雪使得萬家都感到寒冷。夜晚,青燈下的人們交談,而夜深人靜時,鬼門關的陰森氛圍更加明顯。長安是一個人們爭相前往的地方,但是在這個城市中,人們的命運卻是如同甕中之鱉,難以自拔。詩人告誡那些追求官職的人,不要輕易接近長安,因為在這里求官的道路是艱難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長安的凄涼景象和人們的困境,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長安作為當時的帝都,象征著權力和榮耀,但在這個城市中,人們的命運卻是如此艱難。詩人通過對長安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生困境的思考。詩中的青燈夜闌和鬼門關的描繪,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強調了人們在長安中的困頓和無奈。詩人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人生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長安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感慨。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元代文學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人們的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