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臺上憶吹簫 下缺十六字□□以上十首見 / 作者:元好問 |
寶靨留香,錦書封淚,要教惱亂愁腸。
恨鏡鸞雙舞,辜負歡狂。
日日東城望眼,但暮云、煙樹微茫。
人何處,濃陰靜院,明月幽窗。
東風萬紅千紫,算只有寒梅,瘦得何郎。
想淡妝無語,孤影昏黃。
好在藍橋舊路,
|
|
鳳凰臺上憶吹簫 下缺十六字□□以上十首見解釋: 《鳳凰臺上憶吹簫》是元代作家元好問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思念之人在鳳凰臺上吹簫時的心情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寶靨留香,錦書封淚,
要教惱亂愁腸。
恨鏡鸞雙舞,辜負歡狂。
日日東城望眼,
但暮云、煙樹微茫。
人何處,濃陰靜院,
明月幽窗。
東風萬紅千紫,
算只有寒梅,瘦得何郎。
想淡妝無語,孤影昏黃。
好在藍橋舊路,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愛情的悲傷。詩中的鳳凰臺象征著美好的回憶,吹簫的人則是詩人自己。寶靨留香、錦書封淚表明了詩人對過去愛情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夠讓自己的憂愁和痛苦得到宣泄和釋放。
詩中提到了恨鏡鸞雙舞,辜負歡狂,這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曾經辜負了愛情的懊悔和遺憾。他每天都在東城望眼欲穿,但只能看到朦朧的暮云和煙樹,這象征著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渴望和無法實現的遺憾。
詩中的濃陰靜院、明月幽窗,以及東風萬紅千紫等描寫,營造出一種寂靜和孤寂的氛圍。寒梅的形象象征著堅強和孤獨,而瘦得何郎則表達了詩人自己的狀況。詩人想要淡妝無語,孤影昏黃,表達了他對過去愛情的淡漠和無言。
最后一句“好在藍橋舊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回憶的珍視和對未來的希望。藍橋舊路象征著過去的經歷和回憶,詩人希望能夠在這些回憶中找到一絲安慰和慰藉。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和逝去愛情的思念和悲傷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自己內心的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