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 / 作者:元好問 |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舠并。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凈。
洋洋游魚逝,泛泛輕鷗泳。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倦游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
|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解釋: 《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在清晨,稀疏的星光映照著淡淡的秋天,朝霞絢爛地映照著大地。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積攢的雨水使人坐下來憂愁,而晨光卻使人心情愉悅。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舟并。
石門引導著回歸的馬車,湍急的水流中有漁船并行。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廣闊的景色都是新的,回歸的四山靜謐寧靜。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凈。
平靜的湖面上泛起綠色的漣漪,遠處岸邊的秋沙潔凈。
洋洋游魚逝,泛泛輕鷗泳。
游動的魚兒洋洋自得地游過,輕盈的海鷗在水面上游泳。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隱藏著的心思與真實的本性相悖,感受到的遭遇卻顯露出真實的本性。
倦游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疲倦的時候自我悔恨,違背了自己的本心,最終會得到安寧。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憂愁的源頭就在其中,茫茫然中發出孤獨的吟唱。
這首詩詞以清晨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追求真實本性和內心安寧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