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小娘歌十首(選二) / 作者:元好問 |
其 一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 二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
|
續小娘歌十首(選二)解釋: 詩詞《續小娘歌十首(選二)》是元好問在金朝創作的,這首詩包含兩個部分。
其一:
山無洞穴水無船,
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
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中文譯文可以是:
山中無洞穴,水上無船,
獨自一人,帶著千軍出動;
若能留在今年,
又該如何過明年。
這首部分表達了作者作為一人之力,無懼艱險,驅使著數千人去執行使命的場景。作者令人動容地描繪了自己孤身一人面對溝壑與險境的勇氣和決心。在此基礎上,他希望能夠活到明年,思考如何應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
其二:
雁雁相送過河來,
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
南人北渡幾時回!
其中文譯文可以是:
雁兒相互送過河流,
人們唱歌人們哭泣,雁的叫聲傷感;
雁兒在秋天到來時又南去,
南方人前往北方過江的時間何時才會回來!
這首部分描述了雁兒在遷徙過程中帶來的深深的離別之情。人們在雁兒相互送行時唱歌哭泣,而雁的叫聲傷感凄涼。最后,詩人引發了對于南方人懷念北方親人的情感和期盼,表達了人類對于離別和團聚的思念之情。
綜上所述,這兩部分的詩意都蘊含了作者對于離別、壯麗景色以及未來的關切和思考。展現了元好問細膩的感受力和對人事變遷的敏銳觀察。同時,通過運用雁兒的遷徙與人類的生活經歷相聯系,詩歌傳達了作者對于人世間變遷和生命短暫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