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中 / 作者:元好問 |
眼中時事亦紛然,擁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鄉(xiāng)各異縣,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蟻無多地,秋水鳴蛙自一天。
何處青山隔塵土,一庵吾欲送華顛。
|
|
眼中解釋: 《眼中》
眼中時事亦紛然,
擁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鄉(xiāng)各異縣,
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蟻無多地,
秋水鳴蛙自一天。
何處青山隔塵土,
一庵吾欲送華顛。
中文譯文:
眼中的世事紛紛擾擾,
聚集了被子的寒冷窗前,夜晚無眠。
親骨肉身在他鄉(xiāng),各自居住異縣,
如今的裝束和官職是哪一年?
干枯的槐樹下聚集了許多螞蟻,
秋天的水中傳來青蛙鳴叫,自始至終不止。
青山在何處隔離塵土之間,
我想到一座山庵,愿意送華頂。
詩意和賞析:
《眼中》這首詩由金朝文學家元好問創(chuàng)作,通過寫眼中所見來表達作者的心境和感慨。詩中描繪了種種動態(tài)的場景,反映了社會的變遷以及個人的離散和孤寂。
首聯(lián)“眼中時事亦紛然,擁被寒窗夜不眠”,表達了作者對時事的關注和痛苦,同時也揭示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難以入眠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骨肉他鄉(xiāng)各異縣,衣冠今日是何年?”表達了作者身處他鄉(xiāng),與親人分離的悲苦之情,又關注時光的流逝和個人的變遷。
下聯(lián)“枯槐聚蟻無多地,秋水鳴蛙自一天。”通過描寫槐樹和秋水中的生物活動,凸顯了寂寞和孤獨的景象,以及生活的細微和尋常。
末聯(lián)“何處青山隔塵土,一庵吾欲送華顛。”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之情,將自己的心境寄托于山庵,表現(xiàn)出追求內(nèi)心平靜和修身養(yǎng)性的愿望。
整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痛苦和無奈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寧靜與內(nèi)心凈化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