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罷故章縣詩 / 作者:陰鏗 |
秩滿三秋暮。
舟虛一水濱。
漫漫遵歸道。
凄凄對別津。
晨風下散葉。
歧路起飛塵。
長岑舊知遠。
萊蕪本自貧。
被里恒容吏。
正朝不系民。
惟當有一犢。
留持贈后人。
|
|
罷故章縣詩解釋: 《罷故章縣詩》是南北朝時期陰鏗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秩滿三秋暮。
官職滿盈,已經過了三個秋天的黃昏。
舟虛一水濱。
河岸上只有一艘空船。
漫漫遵歸道。
漫長的回歸之路。
凄凄對別津。
凄涼地面對著別離的碼頭。
晨風下散葉。
晨風吹落了樹葉。
歧路起飛塵。
岔路上升起塵土。
長岑舊知遠。
長岑(地名)的舊友遠在他鄉。
萊蕪本自貧。
萊蕪本來就是一個貧瘠之地。
被里恒容吏。
被里(地名)一直容納著官吏。
正朝不系民。
朝廷只關心自身利益,不顧民生。
惟當有一犢。
只有有一頭小牛。
留持贈后人。
留下作為贈與后人。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秩滿的場景。詩人感嘆自己官職已滿,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秋天,但他卻感到一片蕭條。在他即將離開的時候,他看到空蕩蕩的船只和凄涼的別離碼頭,感嘆著回歸之路的漫長。晨風吹落樹葉,歧路上升起塵土,象征著他面臨的困境和離散的境況。他的舊友遠在他鄉,他所在的地方萊蕪本來就貧瘠,卻容納著許多官吏。他批評朝廷只關心自身利益,不顧民生。最后,他提到只有一頭小牛,可能是指他心中的希望和留給后人的財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官員滿職后的凄涼景象,抨擊了朝廷的腐敗和對民生的忽視。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的失望和對社會現狀的擔憂。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展現了陰鏗對時代的獨特見解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