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懷 / 作者:庾信 |
疇昔國土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寧知炭欲吞。
一顧重尺璧,千金輕一言。
悲傷劉孺子,凄愴史皇孫。
無因同武騎,歸守霸陵園。
|
|
詠懷解釋: 詩詞:《詠懷》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疇昔國土遇,
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
寧知炭欲吞。
一顧重尺璧,
千金輕一言。
悲傷劉孺子,
凄愴史皇孫。
無因同武騎,
歸守霸陵園。
中文譯文:
往昔國家的土地遭遇,
一生中的知己友誼。
敢直言如珠寶一樣珍貴,
寧愿忍受火炭的炙烤。
一眼重視珍貴的玉器,
千金也輕賤一句話。
悲傷劉孺子(劉備),哀痛史皇孫(司馬懿)。
無緣與武士并驅,
只能歸守在霸陵園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庾信回顧了國家的歷史,提到了國土所經歷的變遷和困境。接著,他提到了自己一生中所得到的知己友誼,對這份情誼心存感激。
詩中提到了直言不諱的珍貴,暗示作者對于真實和坦率的推崇。他寧愿說出真相,即使它像珍貴的珠寶一樣寶貴,也不畏懼承受火炭般的痛苦,表達了作者的勇氣和堅定。
下一句中,庾信通過對比,表達了一句話的輕賤和珍貴之間的反差。他認為一句話的重要性勝過了千金財富,暗示了言語的力量和對話的重要性。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庾信表達了自己對劉備和司馬懿的悲傷和懷念。劉孺子指的是劉備,史皇孫指的是司馬懿。這兩位歷史人物都是南北朝時期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才華和功績令人敬佩。作者對他們的逝去感到悲傷和凄愴,表達了對歷史上英雄人物的追思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沒有機會與偉大的武士并肩作戰的遺憾。作者只能歸守在霸陵園中,意味著他被時代的變遷所限制,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國家、友情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庾信對于真實和友誼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時代限制的無奈。這首詩詞在抒發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的社會背景和個人命運的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