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四 / 作者:庾信 |
定律零陵玉管。
調鐘始平銅尺。
龍門之下孤桐。
泗水之濱鳴石。
河靈于是讓珪。
山精所以奉璧。
滌九川而賦稅。
乘三危而納錫。
北里之禾六穗。
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檢封禪。
可以金繩探冊。
終永保于鴻石。
足揚光于載籍。
|
|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四解釋: 《周五聲調曲羽調曲四》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定律零陵玉管。
調鐘始平銅尺。
龍門之下孤桐。
泗水之濱鳴石。
河靈于是讓珪。
山精所以奉璧。
滌九川而賦稅。
乘三危而納錫。
北里之禾六穗。
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檢封禪。
可以金繩探冊。
終永保于鴻石。
足揚光于載籍。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一系列景物和事物,表達了對樂曲和禮儀的贊美,同時蘊含了對國家繁榮和社會秩序的期望。詩中通過描繪各種自然和人造景觀,展現了慶祝和祈福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運用各種象征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庾信對音樂和禮儀的熱愛。以下是對每句詩句的解析:
1."定律零陵玉管":描繪了一種樂器,表達了對音樂的喜愛和崇敬。
2."調鐘始平銅尺":鐘聲和銅尺是古代音樂中的樂器,暗示了莊嚴的禮儀場合。
3."龍門之下孤桐":孤立的桐樹在龍門之下,象征著高潔和獨立的品質。
4."泗水之濱鳴石":泗水旁邊的石頭發出聲音,暗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活力。
5."河靈于是讓珪":河神讓出珪璧(古代的一種玉器),表達了對河流的崇拜和敬意。
6."山精所以奉璧":山神也奉獻出珪璧,強調了對大自然的崇敬。
7."滌九川而賦稅":清洗九條河川,征收賦稅,意味著國家治理的有序和繁榮。
8."乘三危而納錫":乘坐三座危險的山峰,接受神明的賜福,表示對國家領導者的祝福。
9."北里之禾六穗":北方的田地長出六穗的禾苗,暗示著豐收和富饒。
10."江淮之茅三脊":江淮地區的茅草房屋有三層屋脊,象征著安居樂業和繁榮。
11."可以玉檢封禪":可以用玉器來檢驗授予禪位的儀式,表達了對國家安寧和和諧的祈愿。
12."可以金繩探冊":可以用金繩來測量冊封的儀式,強調了莊嚴的禮儀和秩序。
13."終永保于鴻石":最終永遠保存在重要的石碑上,意味著對這些贊美和祈愿的延續和永恒。
14."足揚光于載籍":充分展示光彩,載入史冊,表達了對事跡和成就的記錄和傳揚的期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音樂、自然景觀和禮儀場合,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社會秩序的向往。庾信借助象征意象和修辭手法,將景物與美好的祝愿相結合,展示了他對音樂和禮儀的熱愛,并表達了對國家和社會的希望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