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別西河劉少府 / 作者:李白 |
秋發已種種,所為竟無成。
閑傾魯壺酒,笑對劉公榮。
謂我是方朔,人間落歲星。
白衣千萬乘,何事去天庭。
君亦不得意,高歌羨鴻冥。
世人若醯雞,安可識梅生。
雖為刀筆吏,緬懷在赤城。
余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
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
東山春酒綠,歸隱謝浮名。
|
|
留別西河劉少府解釋:
留別西河劉少府
秋發已種種,所為竟無成。
閑傾魯壺酒,笑對劉公榮。
謂我是方朔,人間落歲星。
白衣千萬乘,何事去天庭。
君亦不得意,高歌羨鴻冥。
世人若醯雞,安可識梅生。
雖為刀筆吏,緬懷在赤城。
余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
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
東山春酒綠,歸隱謝浮名。
中文譯文:
留別西河的劉少府
白發如秋已經種種,卻沒有成就什么。
閑來傾魯壺酒,笑對劉公的榮華富貴。
自謂像方朔一樣,是人間的倒霉星。
身著白衣坐千萬乘,何必去天庭?
你也未能如意,高歌羨鴻冥。
世人若是醉雞一樣,怎會懂得梅花的生命?
雖然做了刀筆吏,卻心系赤城的記憶。
我也像流萍一樣,隨波逍遙不羈。
我還有兩個年輕的妾,一同騎著良馬離去。
東山的春酒呈翠綠,我歸隱了,對浮名說再見。
詩意和賞析:
《留別西河劉少府》是李白在離別西河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表達了李白對劉少府的離別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李白個人的豪放不羈和對浮名的厭倦。
詩中的“秋發已種種,所為竟無成”表達了李白的失意和對自己未能取得成就的懊悔。他認為自己就像方朔一樣,是人間的倒霉星,注定無法在世俗中獲得成功。
接下來的幾句“白衣千萬乘,何事去天庭。君亦不得意,高歌羨鴻冥。”則表現了對劉少府的贊美與思念,同時也暗示了他們都未能達到內心真正的滿足和快樂,即使是在榮華富貴之中。
詩的后半部分表現了李白對于世人醉生夢死、只注重外在功名利祿的不屑。他在詩中自稱“刀筆吏”,但他的思緒卻飄忽在赤城的記憶中,意味著他對個人情感和內心自由的追求。
最后兩句“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東山春酒綠,歸隱謝浮名。”則暗示了他選擇了歸隱的生活,將享受寧靜自由的東山,留下俗世的浮名。
整首詩表達了李白對于功名利祿的追求與失望,以及對自由與內心追求的向往,展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世俗榮華的厭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