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州中新閣詩 / 作者:庾信 |
跨虛凌倒景。
連云詎少陽。
璇極龍鱗上。
雕甍鵬翅張。
千尋文杏照。
十里木蘭香。
開窻對高掌。
平坐望河梁。
歌響聞長樂。
鐘聲徹建章。
賦用王延壽。
書須韋仲將。
龍來隨畫壁。
風起逐吹簧。
石作芙蓉影。
池如明鏡光。
花梁反披葉。
蓮井倒垂房。
徒然思燕賀。
無以預鹍翔。
|
|
登州中新閣詩解釋: 《登州中新閣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跨越虛無倒掛景色,
連綿云霞何等美麗。
瑤臺高聳如龍鱗,
宮殿雕梁似鵬翅。
千丈文杏照耀明,
十里間木蘭飄香。
打開窗戶迎接高掌,
平靜坐著眺望河梁。
歌聲傳來聞長樂,
鐘聲響徹建章宮。
賦詩用了王延壽的筆墨,
書寫需要韋仲將的才華。
龍圖出現在畫壁上,
風起時跟隨吹簧聲。
石頭成為芙蓉的倒影,
池水如明鏡般閃光。
花梁反射著綠葉的光輝,
蓮井倒垂在樓房間。
徒然思念那燕子的歡喜,
無法預知鹍鳥的飛翔。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登州中新閣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贊嘆和思考。詩中以夸張的修辭手法形容了閣樓的壯麗,將云霞、龍鱗、鵬翅等形象與之相比,展示了閣樓的恢弘和優美。作者在閣樓中靜坐,觀賞著河梁上的景色,感受到了長樂宮里傳來的歌聲和鐘聲,表達了對宮廷文化的向往。最后,作者以燕子和鹍鳥的隱喻,表達了自己對于未來的迷茫和無法預知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夸張的修辭手法描繪了登州中新閣的壯麗景色,用豐富的比喻和隱喻手法展示了作者對景色的敬畏和贊美之情。通過描述閣樓的美麗,作者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壯麗而神奇的空間,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想象力和表現力。詩中運用了眾多的意象和意境,如龍鱗、鵬翅、文杏、木蘭等,增強了描繪的藝術效果,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感觸。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宮廷文化的向往和對未來的迷茫,通過燕子和鹍鳥的形象,表現出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情感的起伏。整首詩詞氣勢恢宏,情感豐富,展現了庾信的才華和對美的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