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宇文內史入重陽閣詩 / 作者:庾信 |
北原風雨散。
南宮容衛疎。
待詔還金馬。
儒林歸石渠。
徒懸仁壽鏡。
空聚茂陵書。
竹淚垂秋筍。
蓮衣落夏蕖。
顧成始移廟。
陽陵正徙居。
舊蘭憔悴長。
殘花爛熳舒。
別有昭陽殿。
長悲故婕妤。
|
|
和宇文內史入重陽閣詩解釋: 《和宇文內史入重陽閣詩》是南北朝時期詩人庾信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原風雨散。
南宮容衛疏。
待詔還金馬。
儒林歸石渠。
徒懸仁壽鏡。
空聚茂陵書。
竹淚垂秋筍。
蓮衣落夏蕖。
顧成始移廟。
陽陵正徙居。
舊蘭憔悴長。
殘花爛熳舒。
別有昭陽殿。
長悲故婕妤。
中文譯文:
北原的風雨散開了。
南宮的容衛稀疏了。
等待詔命歸來的金馬,
儒林歸于石渠。
徒然懸掛著仁壽鏡,
空聚集茂陵的書。
竹子的淚滴落如秋筍,
蓮衣落在夏荷上。
顧成始移廟宇,
陽陵正準備遷居。
舊時的蘭花憔悴得很久,
殘花爛熳舒展開來。
另有昭陽殿,
長悲故婕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北朝時期的動蕩和變遷。北原的風雨散開,南宮的容衛稀疏,反映了朝代的動蕩和政治的不穩定。詩中提到了等待詔命而歸的金馬,表達了對權力的渴望和期待。
儒林歸石渠,指的是儒家學者回到了深山石渠中,可能表示對社會動蕩的逃避和對傳統文化的懷念。
詩中出現的仁壽鏡、茂陵書、竹子淚滴等寓意深遠,可能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以及對逝去的歲月和人物的懷念之情。
蓮衣落夏蕖,表達了一種矛盾的景象,蓮花的衣裳落在夏荷上,夏荷在秋天盛開,暗示了美好的事物會逐漸消逝。
詩的最后提到了昭陽殿和婕妤,昭陽殿是宮殿中皇后居住的地方,婕妤是宮中的妃子。長悲故婕妤表示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悲傷。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動蕩的時代和人世間的變遷,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往事的思考和懷念之情,展現了庾信對時代的痛苦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