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阮公詩 / 作者:江淹 |
陰陽不可知。
鬼神惟杳冥。
暫試武帝貌。
一見李后靈。
同情淪異物。
有體入無形。
賢圣共草昧。
仁智焉足明。
變化未有極。
恍惚誰能精。
|
|
效阮公詩解釋: 《效阮公詩》是南北朝時期江淹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陰陽不可知。
鬼神惟杳冥。
暫試武帝貌。
一見李后靈。
同情淪異物。
有體入無形。
賢圣共草昧。
仁智焉足明。
變化未有極。
恍惚誰能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對于世界的一種無法理解和揣摩的態(tài)度。作者認為陰陽的變化和鬼神的存在都是深不可測的。他暫時試著去模仿武帝的風(fēng)貌,卻只見到了李后靈,這暗示了人們對于超自然現(xiàn)象的一種迷信和敬畏之情。詩中還表達了對于萬物的同情,意味著人們對于萬物的存在和命運都是莫測的,有形的實體也可以轉(zhuǎn)變?yōu)闊o形的存在。賢圣也對于人世間的事物感到茫然,人們的仁愛和智慧究竟能夠洞察多少真相呢?世界的變化和奧秘是無盡的,而我們對于它們的理解只能是模糊不清的。
賞析:
《效阮公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人們對于世界的疑惑和困惑。詩中運用了一系列的對比和轉(zhuǎn)換,如陰陽、有形和無形、賢圣和昧等,展示了世界的復(fù)雜性和無法捉摸的特點。通過暫試武帝貌卻見到李后靈的情節(jié),作者揭示了人們在對待超自然現(xiàn)象時的迷信和畏懼,以及對于世界真相的無奈。詩中的恍惚和精也強調(diào)了對于世界的認知是模糊而不精確的。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抽象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世界的思考和對于人類存在的困惑,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對于哲學(xué)和宇宙學(xué)問題的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