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阮公詩 / 作者:江淹 |
夏后乘兩龍。
高會在帝臺。
榮光河雒出。
白云蒼梧來。
侍御多賢圣。
升降有羣才。
四時有變化。
盛明不徘徊。
高陽邈已遠。
竚立誰語哉。
|
|
效阮公詩解釋: 《效阮公詩》
夏后乘兩龍。
高會在帝臺。
榮光河雒出。
白云蒼梧來。
侍御多賢圣。
升降有群才。
四時有變化。
盛明不徘徊。
高陽邈已遠。
竚立誰語哉。
中文譯文:
夏天之后乘坐兩條巨龍。
高高地聚集在帝王的臺階上。
光輝輻射出河流和河洛之間。
白云從蒼梧地飄來。
侍御之中多是賢圣之人。
升降之間有許多才能的人群。
四季變化多端。
輝煌明亮無所停留。
高陽已經遠去。
孤獨站立的人在說些什么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江淹創作的作品,以模仿阮籍的詩風而得名。詩中以夏后乘龍為開篇,形象地描繪了盛世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帝王的臺階上聚集的人群和光輝輻射的河流,表達了朝廷莊嚴肅穆、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白云從蒼梧地飄來,象征著吉祥和祝福。
詩中提到侍御多賢圣,升降有群才,表達了朝廷中人才輩出的情景,顯示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治理的能力。四季有變化,盛明不徘徊,展示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以及國家的政治機制的順暢運轉。
然而,在詩的結尾,詩人提到高陽邈已遠,竚立誰語哉,給整首詩帶來了一絲憂傷和思索。高陽是指古代神話中的伏羲,他已經遠去,留下了孤獨站立的人,而這個人在思考著什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獨白和對時代的思考。
整首詩以雄渾的語言描繪盛世景象,展示了社會的繁榮和治理的能力,同時也通過結尾的憂傷之情,抒發了詩人對時代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這首詩以其獨特的形象和意境,展示了江淹才華橫溢的詩歌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