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行路難 / 作者:鮑照 |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
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窅窅日夜隔。
音塵斷絕阻河關。
朔風蕭條白云飛。
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遠望得留顏。
將死胡馬跡。
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
綿憂摧抑起長嘆。
|
|
擬行路難解釋: 《擬行路難》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詞,作者是鮑照。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擬行路難
君不見少壯從軍去。
白首流離不得還。
故鄉窅窅日夜隔。
音塵斷絕阻河關。
朔風蕭條白云飛。
胡笳哀急邊氣寒。
聽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遠望得留顏。
將死胡馬跡。
寧見妻子難。
男兒生世轗軻欲何道。
綿憂摧抑起長嘆。
中文譯文:
你不見年輕人離鄉從軍,
直到白發蒼蒼流離無歸。
故鄉遙遠,日夜相隔,
音信斷絕,關口阻隔。
北方的寒風凜冽,白云飄逸,
胡笳哀怨,邊塞氣息寒冷。
聽到這些悲傷的聲音,傷心之情何能言表。
登上高山遠望,只能留住顏容的影象。
將要死去的胡馬的蹤跡,
寧愿不再見到妻子,也難以抵達。
作為一個男子漢,生活在這世上,要何去何從。
綿長的憂愁壓抑著,只能發出長嘆。
詩意和賞析:
《擬行路難》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戰爭和流離失所的深刻思考和內心的痛楚。詩人以少壯人離鄉從軍的命運為切入點,描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和離散的苦楚。故鄉遙遠,音信斷絕,胡笳哀怨,朔風凜冽,這些形象描繪出戰爭帶來的殘酷和無奈。詩人通過描寫胡馬的蹤跡和不愿再見妻子的情感選擇,表達了對生活的困惑和對人生道路的思考。
詩中的登山遠望,得留顏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于痛苦和困境的一種超越和釋放,通過登高遠望,可以暫時忘卻痛苦,找到一絲安慰和慰藉。
整首詩以凄涼、悲愴的情感為主線,通過描繪戰爭和流離失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道路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個人遭遇的痛苦和無奈的抒發。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真摯的情感,展示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在戰亂中所經歷的痛苦和困頓,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