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行路難 / 作者:鮑照 |
君不見柏梁臺。
今日丘墟生草萊。
君不見阿房宮。
寒云澤雉棲其中。
歌妓舞女今誰在。
高墳壘壘滿山隅。
長袖紛紛徒競世。
非我昔時千金軀。
隨酒逐樂任意去。
莫令含嘆下黃壚。
|
|
擬行路難解釋: 《擬行路難》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作者是鮑照。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君不見柏梁臺,
今日丘墟生草萊。
君不見阿房宮,
寒云澤雉棲其中。
歌妓舞女今誰在,
高墳壘壘滿山隅。
長袖紛紛徒競世,
非我昔時千金軀。
隨酒逐樂任意去,
莫令含嘆下黃壚。
詩詞的中文譯文:
你難道沒有看到柏梁臺,
如今它已是丘墟,長滿了野草。
你難道沒有看到阿房宮,
寒云籠罩著它,野雞在其中棲息。
歌妓和舞女如今又在何方,
高墳堆滿了山隅。
長袖紛飛只為爭奪時光,
不再是我昔日的千金之軀。
隨著酒和歡樂隨心所欲地離去,
不要讓我含著嘆息下黃泥的墓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南北朝時期的社會變遷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感慨。詩中以柏梁臺和阿房宮作為象征,描繪了曾經輝煌的帝王宮殿如今已經荒廢的景象。柏梁臺和阿房宮都是昔日輝煌的宮殿,但如今它們已經變成了丘墟和被寒云籠罩的荒地,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和繁華。
詩中提到了歌妓舞女,暗示了曾經的娛樂場所和風華絕代的舞姬,而如今它們已經不再存在,只有高墳堆滿了山隅,成為了時光的見證。長袖紛飛的舞女們只是為了爭奪短暫的時光,而不再是作者曾經的身份和地位。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選擇隨著酒和歡樂而隨心所欲地離去,不希望自己含著嘆息下葬于黃泥之中。這是對短暫的人生和時光的一種豁達和釋然。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宏大的景象和反轉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的理解和態度。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豁達和釋然的情緒,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輝煌和人生變遷的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