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武十七諤 / 作者:李白 |
馬如一匹練,明日過吳門。
乃是要離客,西來欲報恩。
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愛子隔東魯,空悲斷腸猿。
林回棄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為我致之,輕赍涉淮原。
精誠合天道,不愧遠游魂。
|
|
贈武十七諤解釋:
贈武十七諤
馬如一匹練,明日過吳門。
乃是要離客,西來欲報恩。
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愛子隔東魯,空悲斷腸猿。
林回棄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為我致之,輕赍涉淮原。
精誠合天道,不愧遠游魂。
中文譯文:
送給武十七諤
駿馬如汲水一般靈活,明天要過吳門。
我是要離去的客人,從西方來報答恩情。
笑意開啟燕匕首,輕輕地拂拭,卻無言語。
狄犬在清洛吠叫,天津變成了壘垣。
我愛的兒子隔著東魯,只能空悲斷腸,像只猿猴。
林回棄了那白璧,千里距離阻止我們一同奔赴。
你為我帶去這個禮物,輕輕地涉過淮河原。
以真誠合乎天道,你不愧是遠游的靈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給武十七諤的作品,在詩中表達了離別之情,同時強調了親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詩中描述了馬如一匹練,形容馬非常靈活,預示著旅途的順利。作者是要離別已久的客人,前往吳門報答武十七諤的恩情。他笑著拿出燕匕首,表示即將啟程,卻無言可言,流露出心中的舍不得。
詩中提到了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這里用戰爭的隱喻來形容離別的痛苦和阻礙。作者的兒子隔著東魯,使他的心情更加悲傷,猶如一只斷了腸的猿猴。林回棄了白璧,開創了自己的道路,卻與作者千里相隔,阻止了他們一同奔赴。
最后,作者贊揚武十七諤的精誠和天道,認為他值得作為一個遠游的靈魂。這表達了對友情和真誠的推崇,同時也表達了對遠行的決心和堅持。
總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情的重視,以及在面對阻礙時的堅持和努力。它通過詩意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情感,同時也展示了李白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