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意 / 作者:譚嗣同 |
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
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
纜祛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腸斷絕。
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
何以壯行色,寶劍丁香結。
何以表勞思,東海珊瑚枝。
何以慰遼遠,勤修惜日短。
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
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
|
別意解釋: 《別意》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志士離別的辛酸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
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
纜祛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腸斷絕。
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
何以壯行色,寶劍丁香結。
何以表勞思,東海珊瑚枝。
何以慰遼遠,勤修惜日短。
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
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志士離別時的苦楚和思念之情。首句“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以水流逝和寒風凄冷作為意象,突出了離別的悲傷之情。第二句“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通過對比,表達了風寒可以找到溫暖,而逝去的水卻再也無法回來,進一步強調了別離的不可挽回。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與同志的離別。“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表達了作者與同志之間的距離遙遠。他們要分別時,纜繩解開,淚水禁不住流下,而芳草依然青翠,似乎嘲弄著他們的別離之苦。修行的道路漫長而遼闊,離別之后形影分離,令人傷感至極。
詩中的幾個“何以”是作者提出的疑問,表達了他對別離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思考。他希望通過壓制自己輕裝的心情,像鮫綃縫云裳一樣,用內心深處的悲傷來裝飾外表。他希望以壯行的儀態,像寶劍和丁香結一樣,表達自己的決心和堅定。他希望以東海珊瑚枝的形象,表達對遠方同志的思念和關懷。他希望通過勤修和珍惜短暫的時光來慰藉遼遠的別離。
最后兩句“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表達了作者對別離的痛苦和思念,但他仍然鼓勵自己和同志們要堅強,為了君主的事業而歌舞,要以兄弟般的情誼相互支持,不要苦惱。
整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同志離別的思念和對事業的堅定決心。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和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在離別時所經歷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中的疑問和反問也引發了讀者對于離別和情感表達的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共鳴和啟發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