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曾詩 / 作者:譚嗣同 |
無端過去生中事,兜上朦朧業眼來。
燈下髑髏誰一劍,尊前尸冢夢三槐。
金裘噴血和天斗,云竹聞歌匝地哀。
徐甲儻容心懺悔,愿身成骨骨成灰。
|
|
似曾詩解釋: 《似曾詩》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似曾詩》的中文譯文:
無端過去生中事,
兜上朦朧業眼來。
燈下髑髏誰一劍,
尊前尸冢夢三槐。
金裘噴血和天斗,
云竹聞歌匝地哀。
徐甲儻容心懺悔,
愿身成骨骨成灰。
詩意和賞析:
《似曾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悲愴和懺悔的景象。詩人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感慨萬千,觸發了他內心深處的悔恨和痛苦。
詩中的“無端過去生中事”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經歷的無端悔恨和追悔。他感到自己的命運像一條兜,兜上覆蓋著朦朧的業眼,暗指自己被種種業力所困擾。
接下來的兩句,“燈下髑髏誰一劍,尊前尸冢夢三槐”,通過描繪燈下的骷髏和尊前的墳墓,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陰郁與恐懼。這里的“三槐”可能指的是三個槐樹,象征著死亡的氛圍。
下半部分的兩句,“金裘噴血和天斗,云竹聞歌匝地哀”,揭示了戰亂和血腥的景象。金裘象征富貴和權勢,而它噴出的血則與天斗,暗示了戰爭的殘酷和詩人內心的痛苦。云竹聞歌,地哀,表達了整個世界的悲傷和哀悼。
詩的結尾,“徐甲儻容心懺悔,愿身成骨骨成灰”,詩人以徐甲和儻容之名,表達了自己愿意懺悔和悔改的決心。他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化為骨灰,徹底與塵世脫離。
整首詩以悲愴和懺悔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過去的悔恨,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世事無常的思考。詩詞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以及對死亡和戰爭的描繪,形成了一幅陰郁而深沉的畫面,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追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