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 / 作者:司馬光 |
何處初寒好,初寒噴玉泉。
折水流谷口,飛溜落云邊。
雀噪聚林杪,樵歌下石巔。
尋幽不思返,坐嘯夕陽偏。
|
|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解釋: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何處初寒好,初寒噴玉泉。
在哪個地方初寒最美好,初寒中噴涌出玉泉。
這句詩描繪了初寒時節的美景,以初寒之景噴涌出玉泉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初寒的喜愛和贊美。
折水流谷口,飛溜落云邊。
彎曲的水流在山谷口折疊,飛溜著落在云的邊緣。
這句詩通過描繪水流的曲折和飛溜的動態,表達了山水之間的流動和變化,給人以生動的感覺。
雀噪聚林杪,樵歌下石巔。
雀鳥嘈雜地聚集在林木的頂端,樵夫在石巔下唱歌。
這句詩通過描繪雀鳥的鳴叫和樵夫的歌唱,表達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尋幽不思返,坐嘯夕陽偏。
尋找幽靜之地,心思不再回來,坐著吟唱夕陽的斜暉。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幽靜之地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那里沉思、吟唱夕陽的情景,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初寒時節的美景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幽遠之地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情,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悟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