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 / 作者:司馬光 |
何處初寒好,初寒疊石灘。
山斜改昏曉,路曲失東西。
拾栗走村稚,鑒垣巢乳雞。
我來閑擁褐,曝背草檐低。
|
|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解釋:
《和張文裕安寒十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何處初寒好,初寒疊石灘。
在哪個地方初寒最美好,初寒時石灘疊疊如山。
山斜改昏曉,路曲失東西。
山勢傾斜使天色變得模糊,道路彎曲迷失了東西方向。
拾栗走村稚,鑒垣巢乳雞。
我撿起栗子走過村莊,看見墻垣上有巢的母雞。
我來閑擁褐,曝背草檐低。
我來到這里,穿著樸素的衣服,背曬在低矮的草檐下。
這首詩詞描繪了初寒時的景色和作者的閑適心境。作者通過描寫初寒疊石灘和山勢傾斜的景象,展現了初寒的美麗和大自然的變幻。同時,路曲失東西的描寫也暗示了作者在陌生環境中的迷茫和困惑。
詩中還出現了拾栗、村莊和巢乳雞等生活細節,展示了平凡而真實的鄉村景象。作者身著樸素的褐色衣服,享受著寧靜的時光,曝曬在低矮的草檐下,表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寧靜的心態。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初寒時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展示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樸素的情感,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寧靜、淡泊的生活態度,引發讀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