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興宗之彤陽 / 作者:司馬光 |
赤日裂后土,萬家如烘爐。
君行何事役,似為貧所驅。
埃塵稍去眼,云景日蕭疏。
扁舟乘長風,倏忽變三吳。
六年羈旅倦,一旦誰掃除。
慎勿忘回首,浩蕩江山娛。
|
|
送興宗之彤陽解釋:
《送興宗之彤陽》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赤日裂后土,萬家如烘爐。
譯文:太陽西沉,大地裂開,萬家猶如火爐一般。
君行何事役,似為貧所驅。
譯文:您離去從事何種艱辛的工作,似乎是被貧困所迫。
埃塵稍去眼,云景日蕭疏。
譯文:塵埃漸漸散去,眼前的云景變得稀疏。
扁舟乘長風,倏忽變三吳。
譯文:乘坐小船順著長風,瞬間來到了三吳地區。
六年羈旅倦,一旦誰掃除。
譯文:六年的流離失所使人疲倦,一旦有人能解除這種困境。
慎勿忘回首,浩蕩江山娛。
譯文:請不要忘記回首,享受壯麗的江山。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作者通過描寫太陽西沉、大地裂開,以及萬家猶如火爐一般的景象,表達了離別時的悲傷和不舍之情。詩中提到了君行何事役,似為貧所驅,暗示了離別的原因可能與貧困有關。隨后,詩人描述了眼前的景色變得稀疏,塵埃漸漸散去,以及乘坐小船來到了三吳地區的情景,展現了旅途中的變化和流離失所的感受。最后,作者告誡離別的人不要忘記回首,要珍惜壯麗的江山,表達了對離別者的期望和祝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現了離別的苦痛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也傳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者的關切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