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始平貽一二賓僚 / 作者:司馬光 |
儒冠藹藹從平津,東閣由來盛眾賓。
終始何法忘教育,高卑曾不問疏親。
共陪樽俎無虛日,空喜豀山得主人。
白雪屢歌殊未知,自知羞愧后車塵。
|
|
和始平貽一二賓僚解釋:
《和始平貽一二賓僚》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儒冠藹藹從平津,
東閣由來盛眾賓。
終始何法忘教育,
高卑曾不問疏親。
共陪樽俎無虛日,
空喜豀山得主人。
白雪屢歌殊未知,
自知羞愧后車塵。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司馬光對教育的重視和對自身身份地位的淡漠。詩中提到了司馬光從平津來到東閣,東閣是古代官員辦公的地方,常常有許多賓客聚集。司馬光在詩中表示,無論是在仕途的起點還是終點,他都不會忘記教育的重要性,不會因為地位的高低而區別對待親疏。他愿意與眾人一同分享酒食,不分高低貴賤,只看對方是否真心待他。他也提到了自己的作品《豀山集》,表示自己的詩歌作品雖然不為人所知,但他自己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價值,對此感到自豪。最后,他自知自己的身份地位不高,感到羞愧,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棄追求教育和創作。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司馬光的為人處世之道和對教育的堅持。他在詩中表達了不分高低貴賤的態度,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并自豪地宣稱自己的作品的價值。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價值觀和追求。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教育的熱愛和對自身身份地位的淡然態度,以及對詩歌創作的自信和堅持。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