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后牖有配柳 / 作者:司馬光 |
弱植生川澤,吒根北堂后。
昔時青春姿,扶疏映軒牖。
風霜日消落,憔悴復何有。
蠹穿枯節斷,雨漬虛心朽。
幸不夭天年,猶得勝凡柳。
|
|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后牖有配柳解釋: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后牖有配柳》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弱植生川澤,吒根北堂后。
昔時青春姿,扶疏映軒牖。
風霜日消落,憔悴復何有。
蠹穿枯節斷,雨漬虛心朽。
幸不夭天年,猶得勝凡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棵柳樹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柳樹原本生長在川澤之間,根系扎根在北堂的后方。曾經,它青春翠綠的姿態,繁茂的枝葉倚靠在窗戶上。然而,風霜的侵襲使得柳樹逐漸凋零,變得憔悴無力。蟲蛀使得它的枝節斷裂,雨水浸濕了它的虛弱心靈。然而,幸運的是,它沒有夭折,仍然勝過其他普通的柳樹。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柳樹為主線,通過對柳樹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易逝、人生短暫的感慨。柳樹作為自然界中常見的植物,象征著生命的堅韌和頑強。作者通過描繪柳樹的凋零和虛弱,表達了對自身年華老去、容顏衰退的感嘆。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樂觀的情緒,柳樹雖然經歷了風霜的摧殘,但仍然能夠存活下來,這種堅韌和頑強的品質給予了作者一些安慰和希望。
整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對柳樹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柳樹的比喻,也抒發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熱愛。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