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窺梨卑枝垂 / 作者:司馬光 |
端居倦煩暑,園圃久不窺。
雨余秋氣新,紅葉生紫梨。
形骸得蕭散,不知環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須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
|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窺梨卑枝垂解釋: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窺梨卑枝垂》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端居倦煩暑,園圃久不窺。
雨余秋氣新,紅葉生紫梨。
形骸得蕭散,不知環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須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夏末秋初的景象和心情。作者疲倦于炎熱的夏季,長時間沒有去欣賞園圃的景色。雨后的秋天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紅葉上長出了紫色的梨子。作者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不再受到外界的束縛。他不知道周圍的環境是否卑賤,也不愿效仿世俗的風氣,而是選擇在菊花枝邊品酒。登上高處,已經可以陶醉其中,四野間青云低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夏季的疲倦和對秋天的期待。雨后的秋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紅葉上的紫梨增添了一抹色彩。詩中的"形骸得蕭散"表達了作者在秋天的舒適和自由,不再受到束縛。作者以"把酒須菊枝"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選擇在菊花枝邊品酒,顯示了他對世俗的超脫和追求高雅的態度。最后,作者登高遠望,感嘆四野間青云低垂,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高雅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