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雨 / 作者:蘇轍 |
一旱經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曉未收。
氣爽暫令多病喜,來遲未解老葨憂。
力耕僅足公家取,遺秉休違寡婦求。
時向林間數新竹,籜龍騰上欲迎秋。
|
|
喜雨解釋:
《喜雨》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一場旱災經歷了春夏的一半,
好雨通宵達旦不曾收。
涼爽的空氣使得多病的人們感到喜悅,
雖然來得晚了,但也解除了老農的憂慮。
勉力耕耘只能滿足國家的需求,
遺憾地沒有滿足寡婦們的期望。
此時林中茂密的新竹不斷涌現,
籜葉如龍翻騰上升,似乎在迎接秋天的到來。
詩意:
《喜雨》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干旱即將結束時的景象和人們的心情。詩人蘇轍通過描寫旱災已經持續了半年的時間,而此時終于下起了好雨。這場雨通宵降落,給那些患病的人們帶來了喜悅和舒適的感覺,同時也解除了老農的憂慮。然而,詩人也提到了一些遺憾之處,勉力耕耘只能滿足國家的需求,卻不能滿足寡婦們的期望。最后,詩人以生動的比喻形容了林中新竹的茂盛景象,預示著秋天的到來。
賞析:
《喜雨》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人們在干旱中渴望雨水的心情以及雨水來臨后的喜悅。詩人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依賴和對豐收的期望。詩中的對比也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不同階層的差異。在描述勉力耕耘只能滿足公家需求而無法滿足寡婦期望的情節中,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整首詩詞通過具體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蘇轍細膩的感受力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詩人也展示了他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季節變遷的敏感。《喜雨》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雨水的渴望和對豐收的期待,展示了蘇轍才情出眾的寫作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