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 作者:蘇轍 |
掖垣初蓋斧斤張,棟宇猶聞松桂香。
江海蹔來俱野客,云霄并直愧花堂。
月明似與人煙遠,風細微聞禁漏長。
諫草未成眠未穩,始知天上極清涼。
射策當年偶一時,對休夜雨失前期。
廬間還往無多地,夢里追尋亦自疑。
螭墨屢干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猶遲。
茅薝半破松筠老,歸念蕭然欲語誰。
|
|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解釋:
詩詞:《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掖垣初蓋斧斤張,
棟宇猶聞松桂香。
江海蹔來俱野客,
云霄并直愧花堂。
月明似與人煙遠,
風細微聞禁漏長。
諫草未成眠未穩,
始知天上極清涼。
射策當年偶一時,
對休夜雨失前期。
廬間還往無多地,
夢里追尋亦自疑。
螭墨屢干朝已久,
囊封希上出猶遲。
茅薝半破松筠老,
歸念蕭然欲語誰。
中文譯文:
初次參觀掖垣,斧斤聲響不絕。
新建的宮室中,依然能聞到松樹和桂花的香氣。
江海之間暫時到來的客人,與我一同成為野客,
俯瞰云霄,感到慚愧自己的花堂。
月明看起來與人煙遙遠,
微風細細吹拂著禁漏的聲長。
諫草未曾成就,我無法安睡,
才知道天上的清涼是何等的極致。
當年的射策只是一時的沖動,
對休閑的夜雨失去了之前的預感。
我的廬舍遠去,已沒有多少地方,
在夢中追尋,也開始懷疑自己。
黑色和墨水已經干涸,早已過去很久,
但我封印的心愿仍然未能實現。
茅薝草半破,松筠已經老去,
回憶蕭然,欲言何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寫給他的朋友子瞻的兩首詩,表達了對自己境況的反思和對友情的思念。
詩的第一部分描述了蘇轍第一次進入掖垣(皇宮的圍墻)時的情景,斧斤聲響不絕,新建的宮室中彌漫著松樹和桂花的香氣。這里可以看作是蘇轍在官場上初試啼聲的場景。然而,他意識到自己身為官員卻與江海之間的野客并駕齊驅,對自己的地位和成就感到愧疚。
第二部分表達了對清涼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月明和人煙相隔甚遠,微風吹拂著禁漏的聲音,蘇轍無法入眠。這里的禁漏指的是宮中的水漏,而微風輕拂著禁漏的聲音,使得蘇轍感受到了天上的極致清涼。這種對清涼的向往,可以理解為對清廉、高潔、超脫塵世的追求。
第三部分描述了蘇轍在官場中的經歷和心境的變化。射策當年只是一時的沖動,對休閑時的夜雨失去了預感,廬舍已無多處,夢中追尋也開始產生懷疑。這里表達了蘇轍對自己曾經的雄心壯志和遺憾的回顧,以及對自己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
最后一部分描繪了蘇轍對自己的現狀的反思和對友情的思念。他說自己的墨水已經干涸,囊封的心愿未能實現,茅薝草已破,松筠已老。這里的螭墨、囊封、茅薝草、松筠等都是象征蘇轍自己的意象。他回憶起過去,思念子瞻,希望能有人傾訴自己的心事。
整首詩通過對蘇轍自己的經歷和心境的描繪,反映了他對清廉高潔的追求,對過去的遺憾和對友情的思念。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宮廷意象,以及對自己和他人的內心描寫,表達了復雜而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