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雨 / 作者:蘇轍 |
蠶婦絲出盎,田夫麥入倉。
斯人薄福德,二事未易當。
忽作連日雨,坐使秋田荒。
出門陷涂潦,入室崩垣墻。
覆壓先老稚,漂淪及牛羊。
余糧詎能久,歲晚憂糟糠。
天災非妄行,人事密有償。
嗟哉竟未悟,自謂予不戕。
造禍未有害,無辜輒先傷。
簞瓢吾何憂,作詩熱中腸。
|
|
苦雨解釋:
《苦雨》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苦雨》
蠶婦絲出盎,田夫麥入倉。
斯人薄福德,二事未易當。
忽作連日雨,坐使秋田荒。
出門陷涂潦,入室崩垣墻。
覆壓先老稚,漂淪及牛羊。
余糧詎能久,歲晚憂糟糠。
天災非妄行,人事密有償。
嗟哉竟未悟,自謂予不戕。
造禍未有害,無辜輒先傷。
簞瓢吾何憂,作詩熱中腸。
中文譯文:
蠶婦吐出絲線,農民將麥子入倉。
這個人的福德不厚,這兩件事情并不容易實現。
突然連續下起雨來,導致秋田荒蕪。
出門陷入泥濘,回家卻發現墻壁坍塌。
壓迫先老的孩子,漂流淹沒了牛羊。
富余的糧食能夠持久嗎?晚年擔憂糟糠。
天災并非無故發生,人事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補償。
唉呀,我竟然還沒有覺悟,自以為沒有犯錯。
禍患尚未造成危害,無辜者反而先受傷害。
我有什么好擔心的,寫詩一直是我的熱情所在。
詩意和賞析:
《苦雨》這首詩通過描述自然災害和人類遭遇的困境,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命運的憂慮和思考。詩中描繪了連續的雨水導致農田荒蕪、房屋崩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痛苦。詩人通過揭示社會不公和命運的無常,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詩中提到的蠶婦吐絲、田夫收獲等具體細節,反映了農耕社會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人們對于勞動成果的期待和對豐收的渴望。然而,天災人禍的發生卻使得人們的努力化為泡影,豐收變成貧困和苦難。詩人通過這些描寫,抒發了對社會不公和無常命運的不滿和痛心。
詩人在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豁達和堅持的精神態度。他說自己寫詩時內心充滿熱情,簞瓢(指簡樸的生活用具)沒有什么好擔心的。這種態度表達了詩人對于困境和逆境的堅強抵抗,以及對于藝術創作的追求和信仰。盡管社會現實殘酷,但詩人通過寫詩來尋求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慰藉。
總體而言,蘇轍的《苦雨》通過對自然災害和社會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命運無常的憂慮和批判。詩中的細節描寫和對人生態度的表達,展現了詩人的堅韌和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追求。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們帶來了對生活和社會的反思,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觸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