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 作者:蘇轍 |
蒼然澗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牽挽千牛力。
斷成華屋柱,加以綴衣飾。
人心喜相賀,松心終自惜。
|
|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解釋: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轍創(chuàng)作的九首雜詩之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蒼然澗下松,
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
牽挽千牛力。
斷成華屋柱,
加以綴衣飾。
人心喜相賀,
松心終自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松樹為主題,表達(dá)了松樹的堅貞和不愿隨波逐流的精神。
首句描述了松樹生長在山澗之下,蒼然挺立的景象。蒼然一詞意味著松樹的形象高大、峻拔,給人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
第二句表達(dá)了松樹不愿被世俗的雕刻所改變的意愿。松樹象征著高尚品質(zhì)和堅定的個性,它不愿意被世俗的價值觀所侵蝕,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本真。
接下來的兩句以斧斤和牽挽為形容,表達(dá)了松樹的堅固和不易動搖的特質(zhì)。斧斤百夫手和牽挽千牛力形象地描述了松樹的根基深厚,它的力量無法輕易被破壞。
接下來的兩句講述了即使是斷裂的松樹也被用來裝飾華麗的房屋。華屋柱代表著高貴的建筑,而斷裂的松樹被加以修飾,說明松樹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其堅韌,還在于其美麗和裝飾性。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人們對松樹的贊美和欣賞之情。人們喜歡松樹的品質(zhì)并互相祝賀,但松樹自己卻對自己的價值感到惋惜。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過松樹的形象,表達(dá)了對堅定不移的個性和獨特價值的珍視和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寫松樹的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高尚品質(zhì)和獨立精神的贊美,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自我價值和堅守內(nèi)心信念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