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 / 作者:蘇轍 |
去年送君使河東,今年送君使河北。
連年東北少安居,慷慨憐君色自得。
河流西決不入土,千里汗漫敗原隰。
壯夫奔亡老稚死,粟麥無苗安取食。
君憂臣辱自古然,自說過門三不入。
忠誠一發鬼神輔,心念既通謀計集。
堤防旋立村落定,波浪欲收蛟蜃泣。
二年歸國未為久,故舊相看發猶黑。
成功豈在延世下,好勇真令腐儒服。
此時為國頌河平,當使君名長不沒。
|
|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解釋: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
去年送君使河東,
今年送君使河北。
連年東北少安居,
慷慨憐君色自得。
河流西決不入土,
千里汗漫敗原隰。
壯夫奔亡老稚死,
粟麥無苗安取食。
君憂臣辱自古然,
自說過門三不入。
忠誠一發鬼神輔,
心念既通謀計集。
堤防旋立村落定,
波浪欲收蛟蜃泣。
二年歸國未為久,
故舊相看發猶黑。
成功豈在延世下,
好勇真令腐儒服。
此時為國頌河平,
當使君名長不沒。
詩詞的中文譯文:
去年送你使命到了河東,
今年送你使命到了河北。
連續多年你在東北少有安寧,
你的豪情激發我對你的憐愛。
河流向西流淌而不沉淀于土地,
千里汗水泛濫淹沒原野和山丘。
壯士流亡,老弱幼稚者紛紛死去,
糧食作物無法生長,如何獲得食物。
你為君主的憂慮,為臣子的恥辱,歷來如此,
你自言自語地說過門檻三度不入。
忠誠一經發威,鬼神都來助力,
我們的心念相通,共同策劃謀略。
堤防重新修建,村落重新安定,
波浪漸漸平息,蛟龍和蜃樓都在哭泣。
兩年歸國,雖然時間不算長久,
但舊友見面時,發現彼此已經蒼老。
成功不僅僅體現在延續世系,
你的勇猛令那些陳腐的儒者感到敬服。
此時此刻,為了國家的安寧而歌頌河朔的平穩,
應當讓你的名字長久不會被遺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顧子敦奉使河朔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顧子敦的敬佩和對他所面臨困境的關切。顧子敦作為使者,先后奉命前往河東和河北,但這些地方連年戰亂,缺乏安寧和穩定,使人民生活困苦。詩詞描繪了河流泛濫、人民流亡和糧食荒蕪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對顧子敦的同情。
詩中也表達了對顧子敦的贊美,稱他為忠誠的壯士,他的忠誠和勇猛令腐朽的儒者感到敬服。作者認為,顧子敦的努力將為國家帶來和平和安寧,他的名字將在歷史中長久流傳。
整首詩詞情感激昂,表達了對顧子敦的忠誠和勇敢的贊美,以及對河朔地區困境的關切。通過描繪河流的泛濫和人民的苦難,詩詞表達了對和平穩定的渴望,以及對顧子敦使命的祝福和期望。
該詩詞展示了蘇轍對時局的關注和對君臣關系的思考。他譴責了忠誠一事的重要性,認為忠誠的表現不僅受到人們的贊揚,也得到了神靈的輔佐。他對堤防修建和恢復村落的描寫,以及波浪平息和蛟龍蜃樓的泣淚,象征著對和平和安定的期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對顧子敦的贊美和對河朔地區困境的關切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民疾苦的描繪,表達了對和平穩定和忠誠勇敢的向往。詩詞的語言激昂,意境深遠,展現了蘇轍的藝術才華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