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 作者:蘇轍 |
客居遠林薄,依墻種楊柳。
歸期未可必,成陰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與友。
相逢話禪寂,落日共杯酒。
艱難本何求,緩急肯相負。
故人在萬里,不復為薄厚。
米盡鬻衣衾,時勞問無有。
|
|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轍的《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客居遠林薄,依墻種楊柳。
遠離故鄉,寂寞地居住在稀疏的樹林旁邊,我在墻邊種植楊柳。
歸期未可必,成陰定非久。
回家的時間還不確定,但樹蔭的形成是一定會發生的。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與友。
城中有優秀的人士,忠誠和信任可與他們成為朋友。
相逢話禪寂,落日共杯酒。
相遇時交談禪宗的寂靜,共同舉杯暢飲,共享落日余暉。
艱難本何求,緩急肯相負。
在困苦中,本來就不求什么,但在緊急關頭卻愿意互相承擔。
故人在萬里,不復為薄厚。
即使故友相隔萬里,情誼也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變淡或變厚。
米盡鬻衣衾,時勞問無有。
糧食用盡,只能賣掉衣物和被褥,時常勞碌卻無所獲。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客居他鄉的心情和思考。他雖然遠離家鄉,但他種植楊柳,寄托了對歸期的期待。他感慨于艱難困苦的生活,但也寄托了對友誼和信任的追求。詩中還出現了禪宗的元素,表達了對禪宗寂靜思維和共享歡樂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人生、友誼和困苦的思考,展現了他在異地漂泊中的內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