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 / 作者:蘇轍 |
燈籠白葛扇栽紈,身似山僧不似官。
更得雙蕉縫直掇,都人渾作道人看。
|
|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解釋: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是蘇轍(宋代文學家)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燈籠白葛扇栽紈,
身似山僧不似官。
更得雙蕉縫直掇,
都人渾作道人看。
譯文:
燈籠和白葛扇都制作得很精致,
我的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個山中的僧人而不是一個官員。
特別是手工精細的雙蕉布,
讓城里的人都以為我是個道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身份和形象的描述,表達了蘇轍對官場生涯和世俗紛擾的疏離感和厭倦感。他用燈籠和白葛扇作為隱喻,將自己比作一個樸素、清凈的山僧,與塵世的官場相對立。
蘇轍以山僧形象來自嘲,顯示出他對官場生活的反感和對清凈自然的向往。他認為自己與這個世俗的官場格格不入,更適合隱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的寧靜。
詩中提到的雙蕉布,是一種以蕉葉為原料制作的布料,手工精細,質地輕薄。這里雙蕉布被用來形容自己的衣著,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山僧形象和與世俗的區隔。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蘇轍內心的矛盾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他希望能夠遠離紛擾,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轍對官場生涯的矛盾心理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官場的不滿和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形象和樸素的語言,傳達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和對自我追求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