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 作者:蘇轍 |
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
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
|
|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解釋: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
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舜井溢流陌上,
歷山近在城頭。
羈旅三年忘去,
故園何日歸休。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是蘇轍的回答。詩的開篇提到了“舜井溢流陌上”,舜井指的是舜帝為民眾修建的井,水從井中溢出,流淌到大街小巷之間。接著提到“歷山近在城頭”,歷山是濟南的一座山,位于城市的近處,顯示出蘇轍身在濟南。詩的中間兩句表達了蘇轍離家三年以來的感慨和思念之情:“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他在外地漂泊,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三年的時光已經被遺忘,而對于回到故園的渴望卻無法休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濟南的景物和蘇轍自身的境遇,表達了他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歸的心情。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等描繪了濟南的景色,展示了蘇轍身處異鄉的心境。而“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則表達了蘇轍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這種思鄉之情在宋代文人中普遍存在,對于蘇轍來說,離鄉背井已經三年,思鄉之情更加濃烈。整首詩字數簡短,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通過簡潔的詞語表達了蘇轍內心的痛苦和對家鄉的眷戀。這也是蘇轍以其細膩的感情描寫和卓越的才華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