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 作者:蘇轍 |
雨過山光欲溜,寒來水氣如烝。
勝處何須吳越,隨方亦有游朋。
|
|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解釋: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是蘇轍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xué)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過山光欲溜,
寒來水氣如烝。
勝處何須吳越,
隨方亦有游朋。
中文譯文:
雨過后山的光芒欲要溜走,
寒意來臨,水氣如同蒸汽。
勝景何必局限于吳越之間,
無論身處何方,總有游伴相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景色的變幻和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詩人首先描述了雨過之后山上的光芒即將消失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轉(zhuǎn)和事物的變幻。接著,他描述了寒意來臨時水氣像熱氣騰騰的樣子,展現(xiàn)了氣溫的變化和季節(jié)的交替。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
在詩的后兩句中,詩人提出了他的觀點。他認(rèn)為勝景并不局限于吳越地區(qū)(指江南地方),無論身處何方,都可以欣賞到美景。他強調(diào)無論身在何處,總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而行。這表達了詩人對人際關(guān)系的思考和對友誼的珍視。
賞析:
該詩采用了六言絕句的形式,每句四個字,行云流水,意境流轉(zhuǎn)自然。通過描述雨過山光和寒來水氣兩個景象,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幻和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詩人以自然景色為切入點,表達了自己對人際關(guān)系和友誼的思考。
詩中的勝處指的是美景,詩人通過"吳越"這一地名來代指江南地區(qū),意味著那里有著美麗的自然景色。但他用"何須"表達了他的觀點,即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方才能欣賞到美景,無論身處何方,都有可能遇見美麗的景色。這種思想超越了地域的限制,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重視。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給人以自由、開闊和豁達的感覺。它向人們傳達了一個積極向上的信息,即無論身在何方,都應(yīng)該欣賞自然之美,并珍惜與朋友共同分享美好時光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