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樂 / 作者:蘇轍 |
誰言襄陽苦,歌者樂襄陽。
太守劉公子,千年未可忘。
劉公一去歲時改,惟有州南漢水長。
漢水南流峴山碧,種稻耕田泥沒尺。
里人種麥滿高原,長使越人耕大澤。
澤中多水原上乾,越人為種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漢水魚多去滿船。
長有行人知此樂,來買槎頭縮項鳊。
|
|
襄陽樂解釋:
《襄陽樂》是一首宋代蘇轍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說襄陽苦,歌者樂襄陽。
太守劉公子,千年不能忘。
劉公一去歲已改,唯有州南漢水長。
漢水向南流,峴山蒼翠。
種稻耕田,泥土遮沒尺寸。
村民種麥滿高原,長年讓越人在大澤上耕種。
澤中多水,原地干燥。
越人為種植楚國人的糧食。
火耕水耨是古時的常態,漢水中的魚多得滿船。
有些行人知道這種樂趣,前來買槎頭和縮項鳊魚。
詩意:
《襄陽樂》這首詩詞描繪了襄陽地區的農耕生活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寫景和描繪農耕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襄陽地區的熱愛和對農耕生活的贊美。盡管襄陽地區的土地并不富饒,但人們依然樂于耕作,種植水稻和麥子,以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詩人通過描繪漢水和峴山的美麗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同時,詩中也提到了人們使用火耕水耨的古老農耕方式,以及漢水中豐富的魚類資源,進一步突出了襄陽地區的農業繁榮和人們對美食的向往。
賞析:
《襄陽樂》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襄陽地區的農耕景象,通過具體的描寫和細膩的意境,展現了農耕生活的美好和人們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襄陽的苦難與樂趣相對照,突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積極樂觀的態度。作者通過描述漢水和峴山的美麗,以及農田的肥沃與豐收,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古代農耕文化的懷念,對傳統農耕方式的贊美。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襄陽地區的農耕景象,傳遞出對美好生活和自然的熱愛,給人以愉悅和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