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光庭省中書事 / 作者:蘇轍 |
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誰置従官中。
粗疏空與延和對,開納初還正觀風。
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
時將一勺傾滄海,漫使人知達四聰。
|
|
次韻光庭省中書事解釋:
詩詞:《次韻光庭省中書事》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放浪江湖久惰慵,
安排誰置従官中。
粗疏空與延和對,
開納初還正觀風。
二鄙兵消真帝力,
四方雨足自天功。
時將一勺傾滄海,
漫使人知達四聰。
中文譯文:
在江湖中漂泊久了,變得懶散起來,
不知誰來安排我在官場中。
我的筆墨粗疏,空洞無物,
但是我追隨著延和之道。
平時接受皇帝的威儀,使我內心真實的力量消失了,
四方的雨水下足了,這是天地的功勞。
如今我將一勺水倒入遼闊的大海,
以此讓人們知曉我達到了四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作品。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江湖漂泊久了之后的心境和對官場的看法。
詩的開頭,詩人形容自己在江湖中放浪久了,變得懶惰和慵懶。他感到困惑,不知道誰會來安排他在官場中的位置。這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無奈和迷茫。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的文筆粗疏,空洞無物,但他仍然追隨著延和之道,即追求和諧與正直。這可能是對時代風氣的批評,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于道德價值的追求。
在下一句中,詩人提到自己在平時追隨皇帝的威儀,可能暗指官場中需要順應權勢,而這使得詩人內心真實的力量逐漸消失。這是對官場虛偽和權謀的揭示。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以自然現(xiàn)象來比喻時局。四方的雨水下足了,意味著天地間的自然力量已經充沛。這暗示著官場中一些力量的興起和壯大,與詩人自身的失落形成對比。
最后兩句,詩人將自己比作一勺水,倒入廣闊的大海。這表示詩人的力量微小而渺小,與遼闊的大海相比微不足道。然而,詩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能夠認識到他的才華和智慧。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疑惑和無奈,以及對現(xiàn)實的反思。他通過對自然和個人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對真實價值的追求。這首詩在形式上較為樸素,但通過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社會和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