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 / 作者:蘇轍 |
山西舊將本書生,歸老巖間示厭兵。
臥聞布水中宵起,錯認邊風萬馬聲。
雕弓掛壁恥言勛,出人樵漁便作群。
五馬親來看射虎,不愁醉尉惱將軍。
肩輿已棄躡風騅,舊物仍存楊柳枝。
一曲清歌近尤好,五陵故態未全衰。
|
|
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解釋:
《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山西舊將歸隱山間,表達了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山西舊將本書生,
歸老巖間示厭兵。
臥聞布水中宵起,
錯認邊風萬馬聲。
雕弓掛壁恥言勛,
出人樵漁便作群。
五馬親來看射虎,
不愁醉尉惱將軍。
肩輿已棄躡風騅,
舊物仍存楊柳枝。
一曲清歌近尤好,
五陵故態未全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西一位曾經作戰的將領劉顗為主人公,他投身于山間的書齋,表達了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中通過描寫作者臥床聽著水聲,在夜晚中誤以為是邊地上戰馬的奔騰聲,暗示了作者已經遠離戰亂之地,享受了和平和寧靜。
詩中提到的"雕弓掛壁恥言勛"暗示了作者已經放下了昔日的榮譽和功勛,選擇了過簡樸的生活,出人樵漁,平凡而有趣。五馬指的是將領的親信和戰馬,詩中描述了他們親自來看劉顗射虎,表示他們對他的尊敬和友好。"不愁醉尉惱將軍"表現了作者在歸隱后不再受到官場的困擾和壓力。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徹底離開軍旅生涯,舍棄了駿馬,但舊物仍然存留,如楊柳枝,可能象征著回憶和情感的紐帶。最后兩句"一曲清歌近尤好,五陵故態未全衰"則表達了作者對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他對舊時的文化和風俗的懷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將領歸隱山水的場景,表達了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融入了對友誼和舊時風俗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