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獨酌三首 / 作者:蘇轍 |
故國忘歸懶問人,新居斫竹旋開門。
菊生墻下不知節(jié),酒滴床頭初滿樽。
漲水驟來真有浪,浮云卷去自無根。
凡心漫作潁濱傳,留與他年好事孫。
|
|
九日獨酌三首解釋:
《九日獨酌三首》是蘇轍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九月九日獨自品酒的情景,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生活的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故國忘歸懶問人,新居斫竹旋開門。
菊生墻下不知節(jié),酒滴床頭初滿樽。
漲水驟來真有浪,浮云卷去自無根。
凡心漫作潁濱傳,留與他年好事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獨自飲酒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態(tài)度。
首句“故國忘歸懶問人”表明蘇轍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他對回到故國的渴望,卻又因為某種原因而懶于向人詢問。
接下來的兩句“新居斫竹旋開門,菊生墻下不知節(jié)”描繪了蘇轍在新居中,用竹子制作的門被他旋開,門外墻下的菊花已經(jīng)茁壯成長,但他卻不知道已經(jīng)到了菊花開放的季節(jié)。這里以菊花為象征,暗示了他對時節(jié)變化的漠然態(tài)度,也可理解為他對世事變遷的淡然心態(tài)。
接下來的兩句“酒滴床頭初滿樽,漲水驟來真有浪”表現(xiàn)了蘇轍品酒時的情景。他的床頭已經(jīng)滿滿地擺滿了酒樽,而酒滴下來,象征著他正享受著美好的時光。然而,“漲水驟來真有浪”這句話比喻生活中的波折和困擾,意味著繁瑣的事務(wù)時常擾亂他的寧靜。
最后兩句“浮云卷去自無根,凡心漫作潁濱傳,留與他年好事孫”表達了蘇轍對于世事變幻的看法。他認為浮云只是被風(fēng)吹卷走,沒有根基,象征著世事的浮躁和無常。而他的心境卻比較平淡,將自己的心思流傳給后人,留給未來的子孫好事。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獨自飲酒的場景和對故國的思念,表達了蘇轍在世態(tài)炎涼中的淡然和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他以寧靜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的變化,將自己的心思傳承給后人,表現(xiàn)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
|